本帖最后由 Manny 于 2018-2-2 12:13 编辑
在高原徒步,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,空气稀薄,行动相对困难,大家一开始也还不能完全适应,走走停停,每上升一百米就要小歇一会儿,速度不快。这是第一个休息点,向导和马说在这休息一下,马也要补充点粮食。
S小山终于爬上来了,高原徒步就是累啊。。
再晚半个月来估计叶子就该黄了吧,谁知道呢。。
莲协的经典POSE
这张菜头微单拍的,小而强大!
大约1个多小时爬上海拔4400多米的“拉在”垭口(海拔4080米)。当翻过这第一个垭口,上到高高的平台上,突然跃入眼帘的,是远方横空出世的一排高傲的雪峰列队排开,冰峰直插天际,气势非凡,绵亘数十里,威风凛凛让大伙一阵惊喜和雀跃,把之前的疲劳和高反头痛都抛诸脑后!
吃了点路餐休息了下,马夫说我们速度有点慢,让我们速度快点,怕下雨赶不到露营点。
大约1个多小时爬上海拔4400多米的“拉在”垭口(海拔4080米)。当翻过这第一个垭口,上到高高的平台上,突然跃入眼帘的,是远方横空出世的一排高傲的雪峰列队排开,冰峰直插天际,气势非凡,绵亘数十里,威风凛凛让大伙一阵惊喜和雀跃,把之前的疲劳和高反头痛都抛诸脑后!
上到第一个垭口,我的气已经顺了,爬第二个垭口时就没这么辛苦,上到第二个垭口,看见了攻略里说的格聂、肖扎、喀麦隆三座雪山,可能今年雨水少了,山上积雪并不多,我个人觉得喀麦隆更美,像两把利剑直冲云霄!等农夫和田园上来,继续合影,大伙则抛开所有矜持,尽情地风骚!
把莲协的小旗子拿出来吧,栏主席说就这样拍。
农夫和田园最后到达休息地休息,农夫负重徒步速度相对比较慢,我们都很佩服他这股勇气。田园抱怨我们速度太快,这么美的景色应该慢慢欣赏。
后面就是气度超凡入圣的格聂雪峰
菜头拍的大片登场
栏主席的经典POSE
下垭口后,是宽广的谷底盆地,奶干多村这样一个小村落座落于此。乃干多,藏语中意为“神山脚下圣洁的村庄”,是距离格聂最近的一个小乡村。蓝天、小河、藏房、丛林和到河边汲水的藏民孩子构成了梦幻般的图画,神山护佑下的这片高原土地始终有着与众不同的勃勃生机和美丽。
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时候,人们开始在这里生活。
但是,在21世纪的今天,只有离他们7公里的章纳乡有简易公路通向县城,这里离理塘县城虽然仅仅90来公里,却隔着海拔4770米的铁匠山垭口,进出交通十分不便。
处在这个闭塞的环境中,这个村子和外界几乎断绝了联系,在观光者的眼里,这里宛如桃源。
我们眷恋这美景,这时天已经渐渐暗下来了,向导和马队决定在这里扎营。
太阳完全落山,夜幕降临,气温急剧下降。大伙忙活扎营烧饭。清寒的夜色里,明月高照,稀疏的星星宝石般散布于天空,心中喜悦,明天定是个艳阳好天气。鞋子一到露营点就支帐篷钻进帐篷睡觉,我们觉得奇怪啦,跑去问说是有点不舒服,估计是高反了,菜头给了药他吃,一睡到天亮。
晚餐是笑亲自下厨给我们做的,炒了四五个菜。(我们买了很多吃的物质带到山上,有腊肉,腊肠,素菜。。。)饭是马夫煮的,自己怕煮不熟。在高原能吃到这样饭菜已经很求之不得了。
饭后还煮了红糖姜茶,一边聊天,一边喝着姜茶,心里暖暖的一点也不觉得冷。谁知道这几杯红糖姜茶把我喝高了,在帐篷里翻来覆去,兴奋得一宿没睡着。是夜,我竟然一夜没有合眼,这简直让我心惊肉跳,因为平时即使是失眠我也不至于一晚上没有睡着过,归咎原因,要么是高反,要么是红糖姜茶作怪。夜里2点多了,我看看旁边的田园翻了几个身,忍不住聊了几句,又怕越说越兴奋。听到旁边帐篷里传来咳嗽声,是菜头吧,我小声叫了他,谁知道没搭理我。
哎,这茶喝得。。 |